新一輪全國高校專業調整來了:新增1961個專業點、撤銷804個專業點,共31種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中,上海24所高校新增56個本科專業。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點,將列入相關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計劃。
31個本科專業“上新”透露了哪些高等教育新風向?教育部近日發布了《關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據教育部高教司負責人介紹,2012年以來,全國高校增設了1.7萬個本科專業點,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推動高等教育專業結構不斷優化。
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輪高校專業的“新老交替”不僅出于高校對國家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回應,同樣也是高校對于當下科技發展中新趨勢的回應,更是高等教育通過布局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新專業“交叉”特色鮮明
“智能”“智慧”成此次調整中新增專業的高頻詞,“智慧能源工程”“智能交通運輸”“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等都是此次新增的專業。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稱,這些新專業幾乎都是高?;谧陨磙k學定位和特色,對當下科技發展中學科交叉需求的回應。
統計顯示,在2021年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新增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多達95所。新增專業前十名分別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經濟、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網絡與新媒體、智能建造,這些都與交叉學科密切相關。
新工科“上榜”最多
在新增的31個專業中,新工科專業“上榜”最多,涉及12個專業門類的14個具體專業。新專業建設既是高等教育對國家重大需求的回應,也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系統布局。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重大戰略目標,新能源和新型電力系統都急需‘雙碳’方面的高端人才。”上海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王渡告訴記者,上海電力大學4個新增專業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儲能科學與工程”就是基于這一需求而設。此外,上海交大的可持續能源、同濟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上海師范大學資源環境科學等,同樣如此。
新文科、新農科、新醫科等也在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下“起飛”。農學涉及3個專業門類,有3個具體專業;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各涉及兩個專業門類,各有兩個具體專業;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各涉及1個專業門類,各有1個具體專業。
以新文科為例,傳統文科專業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并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比如,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經濟、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網絡與新媒體都是典型的新文科專業,且在前十名專業中占據“半壁江山”。
文章來源:《文匯報》2022年3月3日第7版,詳情請點擊http://dzb.whb.cn/2022-03-03/7/detail-75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