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由共青團江蘇省委和鹽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鹽城市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共青團鹽城市委承辦的鹽城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走進鹽城工學院活動正式開啟。本次活動是鹽城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走進全國百所高校系列活動之一。鹽城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和黃海濕地生態文明建設研究中心作為此次活動的支持單位,組織培訓了20名同學作為志愿者為主題展覽作講解工作,主題展覽將從6月8日持續到6月14日。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何登溢,院長周曉燕以及師生代表等共同參觀了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首日主題展。
活動以“遇見大美濕地 共建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黃海濕地遺產的生態價值、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年保護生態、守護世遺的意識,不斷提升廣大師生投身世遺保護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努力成為建設美麗中國、水韻江蘇、濕地鹽城的親歷者和實踐者。
旅游管理專業系主任陳力表示,鹽城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展覽進全國百所高?;顒訛槁糜蜗祹熒M一步了解濕地、保護世遺、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新的認知。
人文學院《走進鹽城黃海濕地》課程組隋昕老師表示,通過展覽了解了很多濕地珍稀飛禽動物的專業知識,領略學習了鹽城作為東方濕地之都的風貌與濕地知識,受益匪淺。
溝通與寫作教研部邢千里老師表示,展區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鹽城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的獨特風貌與重要價值。這有助于我校廣大師生深入了解黃海濕地,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作為一名志愿者,B中文191班王琛激動地說,展廳里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喚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保護。鹽城黃海明珠人才計劃讓從內蒙古來鹽求學的他深感鹽城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態度,堅定了留鹽工作的決心。
人文學院B中文191班孔維季也表示,“聆聽自然的聲音”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展區。通過墻上的耳機,可以分別聽到麋鹿和勺嘴鷸的叫聲,這對于還未游玩過鹽城黃海濕地的同學來說,就像與兩種動物進行了一次近距離對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攝影:劉迪